塔夫脫-哈特萊法

[拼音]:Antesheng

[英文]:Andersson,Johan Gunnar (1874~1960)

瑞典地質學家、考古學家。1874年7月3日生於瑞典克尼斯塔,1960年10月29日卒於斯德哥爾摩。畢業於烏普薩拉大學,1902年獲博士學位。早年多次從事北極和南極的探險工作,1906~1914年任瑞典地質調查所所長,1914~1924年任中國北洋政府農商部礦政顧問。1925年回瑞典,1926~1939年任瑞典遠東古物館館長。1937年再度來中國調查四川等地的冰川,然後去越南北部作考古調查。1939年退休後,繼續從事研究,完成有關中國考古的著作。

安特生在中國任職期間,著重於新生代地質的研究,後來興趣逐漸轉移到考古學方面來。他曾調查周口店化石地點,成為發現北京人的嚆矢。他在河南澠池仰韶村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,還在甘肅、青海調查發掘大批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遺址,把以上的發現分成齊家、印韶(半山)、馬廠、辛店、寺窪(卡約)和沙井 6期,並推測它們的絕對年代。安特生是較早從事中國新石器時代研究的學者之一。當時由於受到方法論和考古資料的侷限,曾對中國史前文化的分期問題作過不正確的判斷,又曾主張中國文化西來說。但是在中國考古工作的發展上,安特生是有貢獻的。後來,他對中國文化西來說的觀點有所糾正,曾強調中國從仰韶文化經過商代直到今天,在人種和文化上是連續發展的。安特生有關中國考古學的著作主要有:《中華遠古之文化》(1923)、《奉天錦西沙鍋屯洞穴層》(1924)、《甘肅考古記》(1925)、《黃土的兒女》(1934)、《遠東地質學與考古學研究》(1939)、《中國史前史研究》(1943)、《朱家寨遺址》(1945)、《河南的史前遺址》(1947)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