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爾維烏斯·圖利烏斯改革

[拼音]:Taihangqu 1939 Nian Xiaji Fan Saodang

[英文]:Summer Counter-Campaign against “Mopping Up” in Taihang Region, 1939

抗日戰爭時期,八路軍第129師等部,反擊日軍對晉冀豫抗日根據地太行區“掃蕩”的作戰。晉冀豫抗日根據地太行區,東起平漢鐵路、西至白(圭)晉(城)公路、北臨正太鐵路(今石太路)、南至道口(今滑縣)、清化(今博愛)鐵路,是八路軍總部和第 129師領導機關所在地。1939年7月初,日軍華北方面軍為實現其第2期“治安肅正”計劃,調集第20、第109師團主力和第10、第35、第36、第108師團、獨立混成第4旅團各一部,共5萬餘人,在駐太原的第1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指揮下,對太行區進行大規模“掃蕩”,企圖打通白晉、邯(鄲)長(治)、平(定)遼(縣)等公路,分割晉東南地區,控制主要城鎮、鄉、區,圍殲八路軍,摧毀抗日根據地。八路軍總部命令第 129師並令該師指揮第115師第344旅和晉冀豫軍區部隊,在晉豫邊支隊和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1、第3縱隊配合下,進行反“掃蕩”作戰。師長劉伯承、政治委員鄧小平確定,這次反“掃蕩”作戰以游擊戰疲憊、削弱日軍,主力適當集結,相機殲滅其一部,以粉碎日軍的“掃蕩”。

從7月3日起,集結於同蒲、正太、平漢、道清各鐵路線上的日軍先後出動,其主力沿白晉、平遼、邯長等公路,向遼縣(今左權)、沁縣、長治進犯,企圖合擊第 129師主力於遼縣、榆社、武鄉地區;另一部日軍向陽城、晉城進犯,進攻太行山南部地區的八路軍。 4日,沿平遼路進攻的獨立混成第4旅團佔領遼縣。5日,沿白晉路向沁縣進攻的第 109師團一部於雲簇鎮遭到八路軍總部特務團的伏擊,死傷200餘人。6日晚,第386旅等部夜襲雲簇鎮,翌日又與日軍在雲簇鎮附近激戰竟日,共斃傷日軍180餘人。在日軍從榆社等地被迫回撤時,第385旅伏擊日軍獨立混成第 4旅團一部於遼縣以西之石匣村,殲其300餘人。在此期間,沿邯長公路西犯的日軍,在涉縣城西南的河南店遭第 129師特務團的伏擊。日軍合擊八路軍主力的企圖失敗後,仍繼續沿白晉路南犯,至14日佔領了長治及其周圍的襄垣、屯留、長子、壺關、潞城等城,打通了白晉路北段。8月7日,由涉縣、潞城出動的日軍,東西對進,佔領黎城,打通了邯長公路。與此同時,由河南博愛北犯的日軍,在高平以北,遭到第344旅第687團兩次伏擊,一部被殲。此後,第129師指揮各部,在地方部隊配合和人民群眾支援下,對日軍及其據點和交通線,廣泛展開伏擊、襲擊和破擊戰。日軍在太行區軍民的打擊下,傷亡較大,又極為疲憊,至8月下旬停止攻勢,並撤出陽城、晉城、沁水等城,集中兵力保守已控制的白晉公路北段和邯長、平遼等路以及長治周圍地區。“掃蕩”即告結束。這次反“掃蕩”作戰,八路軍第 129師等部共進行戰鬥70餘次,收復榆社、武鄉、沁源、高平等城,殲滅日偽軍2000餘人,粉碎了日軍以重兵圍殲八路軍第 129師主力的企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