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子的超精細結構

[拼音]:A,erwen

[英文]:Hannes Alfvén (1908~)

瑞典等離子體物理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。1908年5月30日生於瑞典諾爾雪平。1926年入烏普薩拉大學,1934年在烏普薩拉大學獲博士學位,1940年起任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理工學院教授。1967年起兼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,從此便在兩個地方從事科學研究。阿爾文是瑞典科學諮詢委員會委員,瑞典科學院和瑞典工程科學院院士,美國科學院和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。1970年由於研究流體力學和等離子體物理有貢獻,他和法國物理學家奈耳(L.Nair)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金。

1940年前後,阿爾文在等離子體和天體物理的研究方面取得顯著成就。他發現磁力線與導電流體一起運動的現象,提出了凍結磁場理論。這一理論可用來解釋太陽黑子的成因、恆星際磁場和地球磁場的某些觀測特性等。他還提出了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運動的引導中心理論,磁暴和極光理論,宇宙線的起源理論等。其中最顯著的成就是發現在等離子體中可以出現一種波動,後被稱為阿爾文波,這種波的傳播速度稱為阿爾文速度。從此以後,多種多樣的等離子體波被相繼發現。阿爾文也因此榮獲197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。阿爾文除從事理論工作外,還在實驗室內開展模擬空間等離子體各種現象的實驗。在70年代前期,他從事大量有關太陽系的起源的研究工作。

阿爾文的主要著作有《宇宙電動力學》(1950)、《論太陽系的起源》(1954)和《宇宙等離子體物理》(1981)等。